」 對於居民擔心搬遷後的生計,巴淡自由貿易區管理局局長魯迪(Muhammad Rudi)信心十足地向中央社表示,「生態城計畫會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準,並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居民可以完全放心」。
當然,有很多人覺得墮胎是自己的選擇,理應會得到報應。他們大多是透過人類自身的罪惡感所折射出來的影像。
往往是等到胚胎開始有點成形的時候,他們才會慢慢地學習適應那個身體。所以從靈魂的角度來看,無論你做了什麼樣的選擇,我尊重每個人的抉擇,也相信事情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在國外並沒有嬰靈的觀念,當他們面對流產與墮胎的事件時,會習慣性地透過一些儀式來轉移或釋放悲傷。同時,墮胎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身心靈照顧好,等到小孩子再度來到生命中時,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以及成熟的心智成為一個好父母。在全知靈魂的鋪陳下,或許體驗這個決定的後果才是你的靈魂真正想要學習的功課。
他們可能會跟在母親的身邊,但還不會與體內的胎兒連結。因此我個人覺得墮胎與因果報應並沒有太大的關聯。雖然阿兹拉對她的申請遭到拒绝而感到失望,但她表示并不感到意外。
有學者則認為,聲援活動會導致新加坡社會分裂,進而造成不必要的衝突。該國周圍都是以穆斯林為主的大國,從而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緊張」。」 這名社運人士進一步補充,在戶外空間聚集在一起的能力,也可以非常強大地幫助人們,應對我們每天在新聞中看到的災難。他還表示,儘管如此,將其他人的問題帶入我們的國家並在民間製造緊張局勢,這並非明智之舉。
「我們需要民間社會的參與、充分條件的討論、自我教育的機會,以及以非暴力的方式組織爭取正義和人權的活動。」 據《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一些社交媒體平台上早前出現呼籲公眾到當地芳林公園演說角落參加聲援活動的貼文。
而支持巴勒斯坦則會背叛以色列(自李光耀時代以來,以色列一直是新加坡的「不成文盟友」)。他認為,以巴衝突可煽動大眾的情緒,但絕不能讓這些國外事件分裂新加坡人,或破壞宗教與種族和諧。有者認為,壓制集會自由只會讓民眾日後失去對話的能力。身為新躍社科大學安全研究計畫負責人,拉帕指出,站在以色列一邊可能會激怒新加坡當地穆斯林社群。
以巴戰爭自10月7日点燃中東地區的新戰火後,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針對政府為壓制公眾集會而採取的嚴格控制措施,拉帕解釋,新加坡幾十年來一直在恐懼的氣氛中運作。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新加坡警方重申,沒有也不會批准這類活動的申請。
不過,請願書最後仍無法闖關。身為小國「別無選擇」 對於新加坡政府一貫先發制人的政策,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副教授、政治學家安東尼奧·拉帕(Antonio Rappa)則表示,作為一個小國,新加坡「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實行非國家干預政策。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在新加坡,沒有獲得警方批准下,擅自組織或參與集會都是違法的。
對於新加坡政府的噤聲,該國民間卻出現一股罕見激烈辯論。她解釋:「新加坡作為一個國家,通常會相當厭惡風險,我理解這個國家避免任何可能失控情況的發生。我們不希望為新加坡製造敵意和混亂。在談到「堡壘國家」(garrison state)的想法時,拉帕指出,新加坡至今仍有一種「堡壘般」的心態,尤其是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她認為,壓制言論和集會自由將會影響新加坡人參與縝密且重要對話的能力。截至11月20日,這份請願書上共收集26280签名。
阿茲拉曾向有關單位申請舉辦集會許可,同時她還線上發布一份請願書,結果意外發現新加坡民眾反應熱烈,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740人表示願意參與此聲援活動,一齊呼籲加沙停火。全球各地湧現聲援巴勒斯坦的遊行示威,如東南亞國家有人口以穆斯林為主的馬來西亞與印尼舉辦大型聲援集會。
這可能將一個遙遠的衝突變成一個容易失控的情緒化問題,即使是在新加坡。在社交媒體時代,圖片、影片和故事頻繁在網上傳播,刻意煽動情緒和散播不信任。
不過,此類活動一律遭禁止。然而與這些國家相比,新加坡卻表現得異常冷靜,並採取一貫的中間政策「不與人為敵,與各方為友」。
新聞來源 Why Singapore is ‘friend of all, enemy of none in Israel-Gaza war(半島電視台) 警方:沒有也不會批准以哈衝突相關集會(聯合早報) 黃循財:不能讓外部政治事件分裂新加坡人(聯合早報) Israel-Gaza war: in Singapore, a rare debate among elite emerges as concerned citizens tread a tightrope(南華早報) 延伸閱讀 東協歷史性首辦聯合軍演,成員國南海利益不同未能達成抗戰共識 以巴衝突跟東南亞的關係:為何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共同譴責以色列? 東南亞穆斯林國家辦集會支持巴勒斯坦,以巴衝突凸顯東協國家立場差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衛報》也指出,氣候正義的議題,將成為11月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的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FCCC COP 28)的優先討論事項。富與窮之間的碳排不平等根據樂施會公佈的報告,2019年時,全球前10%的有錢人製造了50%的碳排放量,中間40%的人佔了43%的碳排,而財富排序中倒數50%的人僅,佔了當年全球總碳排放量的7%。這項研究使用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死亡成本」公式(mortality cost formula),計算出全球每100萬噸當量的碳排放,會導致226人的死亡,代表那1%最有錢富人製造的碳排,在未來數十年間,將會導致造成130萬人死亡的熱浪。
樂施會、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與《衛報》進行為期6個月的合作,以碳排鴻溝(The Great Carbon Divide)為主題,探討窮國與富國間的碳排不平等、一國之內富人與窮人間的碳排不平等,以及應對這種現況的方法。文:賴明君今(2023)年11月,樂施會(Oxfam)公佈了一項以碳排不平等(carbon emissions inequality)為主題的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時,全球前1%(7700萬人)富人的碳排放量佔了全球總碳排的16%,與最貧窮的66%(50億人)人的碳排放量相同。
前者才是擁有資源與影響力來改變氣候不平等(climate inequality)現況的人,然而他們多數受益於這樣的不平等,因此缺乏改變的動機前者才是擁有資源與影響力來改變氣候不平等(climate inequality)現況的人,然而他們多數受益於這樣的不平等,因此缺乏改變的動機。
樂施會、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與《衛報》進行為期6個月的合作,以碳排鴻溝(The Great Carbon Divide)為主題,探討窮國與富國間的碳排不平等、一國之內富人與窮人間的碳排不平等,以及應對這種現況的方法。文:賴明君今(2023)年11月,樂施會(Oxfam)公佈了一項以碳排不平等(carbon emissions inequality)為主題的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時,全球前1%(7700萬人)富人的碳排放量佔了全球總碳排的16%,與最貧窮的66%(50億人)人的碳排放量相同。
富與窮之間的碳排不平等根據樂施會公佈的報告,2019年時,全球前10%的有錢人製造了50%的碳排放量,中間40%的人佔了43%的碳排,而財富排序中倒數50%的人僅,佔了當年全球總碳排放量的7%。這項研究使用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死亡成本」公式(mortality cost formula),計算出全球每100萬噸當量的碳排放,會導致226人的死亡,代表那1%最有錢富人製造的碳排,在未來數十年間,將會導致造成130萬人死亡的熱浪。《衛報》也指出,氣候正義的議題,將成為11月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的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FCCC COP 28)的優先討論事項第60屆金馬獎即將於11月25日盛大登場,這個華語電影圈的盛事即將迎來60大壽,格外引起矚目。
更令人驚嘆的是,他創下了連續七年入圍影帝的紀錄,展現了他在影壇的卓越地位。以「大叔」魅力征服眾人,役所廣司在《我們來跳舞》和《失樂園》兩部電影中呈現的大叔形象卻截然不同,不過同樣具有令人著迷的魅力,風靡全亞洲。
1996年至1997年間,該作在日本國內榮獲多項電影獎項,成為役所廣之的經典之作。其中,讓人備受矚目的焦點,是本屆金馬獎,特別邀請了新科坎城影帝役所廣司,擔任本屆金馬影展的焦點影人,除了帶著他與德國電影大師文溫德斯合作而封帝的新作《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與影迷們見面外,同時他也將現身於金馬獎典禮,擔任頒獎嘉賓,引發影迷們的討論和期待。
《我們來跳舞》中,役所廣之飾演一位被大家認定是「人生勝利組」的男子,擁有妻子、孩子和穩定的工作,但實際上,他感到每天都只是在平淡地過日子。這樣的機緣巧合,讓他開啟了令人矚目的演藝生涯。